早年經歷
1954年,李安生於台灣屏東縣,兩歲時舉家遷往花蓮,十歲時定居台南。國中時,李安就讀延平中學 。
1969年,進入台南一中。1972年,李安從台南一中畢業,大學聯考落第,補習一年重考。
1973年,通過專科考試進入台灣國立藝專(2001年改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影劇科 。
1974年,演出舞台劇,獲得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 。
1976年,國立藝專畢業,同年入伍服兵役 。
1978年,進入伊利諾伊大學戲劇導演專業,兩年後取得學士學位 。
1981年,進入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
1982年,拍攝的《蔭涼湖畔》(Shades of the lake),獲紐約大學獎學金及台灣政府主辦的獨立製片電影競賽獎金穗最佳短故事片獎 。
1984年,李安以畢業作《分界線》(Fine Line)從紐約大學結業,並取得碩士學位。該片曾獲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後來也曾在公共電視網及亞美電影節上放映 。
1984年起,在家賦閒6年期間,李安閱讀、看片、寫劇本,包攬了所有家務,家庭開支則靠仍在攻讀伊利諾大學生物學博士的妻子林惠嘉 。
1985年,李安與美國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威廉‧ 莫瑞斯(WilliamMorries Agency)簽約,取消回台發展,留在美國。
導演經歷
1990年,李安完成《推手》的劇本,獲台灣政府優秀劇作獎。該劇本不僅為李安贏得了40萬元獎金,而且使他獲得了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的機會 。
1992年,李安執導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這部反映一家在紐約的台灣人生活中存在的文化代溝和差異的喜劇片在台灣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並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評審團特別獎。此外,該片還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
1993年,李安推出他的第二部電影的《喜宴》。這部關於傳統倫理觀念的通俗劇,是一部完全以好萊塢模式製作的中國電影。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在西雅圖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獎,並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此外,該片還獲得了第三十屆台灣金馬獎最佳作品、導演、編劇獎以及觀眾投票最優秀作品獎 。
1994年,李安拍攝的《飲食男女》,是他第三部電影作品,主要詮釋了家庭問題和新舊衝突的主題。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屆亞太電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輯獎,第七十七屆大衛格里菲斯獎最佳外語片獎,並獲獨立製作獎和第七屆台北電影獎優秀作品獎,位列1994年台灣十佳華語片第一名 。
1995年,李安憑藉他的第一部英語片、本片的女主角艾瑪·湯普森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的《理智與情感》,成功進入好萊塢主流電影製作行當。該片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七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摘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和柏林影展“金熊獎”及多項英國學院獎。李安還被全國影評協會和紐約電影評論家協會評選為最佳導演 。
1997年,李安執導電影《冰風暴》,該片改編自里克·穆迪的同名小說,由凱文·克萊恩、西格妮·韋弗、瓊·艾倫和克里斯蒂納·里奇等主演,這部影片贏得了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
1999年,李安拍攝的反映美國內戰的影片《與魔鬼共騎》美國上映 ,後成為英國倫敦影展開幕影片,並在在杜維爾影展中獲美國導演特別成就獎。
2000年,李安接受縱橫國際影視公司的老闆徐立功的邀請,推出由猶太裔編劇詹姆斯·沙穆斯改編自王度廬小說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這是繼《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之後,李安與徐立功的第四次合作 ,也是繼《飲食男女》和《冰風暴》後,李安與編劇詹姆斯·沙穆斯的第三次搭檔 。
2001年,憑藉《臥虎藏龍》,李安獲得美國導演協會獎,並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獎,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將最佳外語片等4項獎,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6項大獎和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等9項大獎 。
2003年,李安執導的斥資1.3億美元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綠巨人浩克》上映,但因拍攝該片而遭受的疲憊與困擾,一度讓他有息影的念頭 。
2005年,李安拍攝的《斷背山》,描述的是1963年至1981年的美國西部,兩個男人之間情與性的複雜關係。該片在威尼斯影展奪得金獅獎,並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金球獎、美國製片人協會、影評人票選獎與獨立精神獎等團體及影展授予的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並在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八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電影配樂三項大獎 。
2007年,李安執導了改編自張愛玲《色戒》的同名電影,片中爭議性的畫面和劇情引發國人的不滿,引發了一陣倒李安潮,在大陸也一直被稱作禁片,女主角湯唯一度也因此受到封殺 。
2009年,李安攜喜劇電影《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再度沖奧,該片講述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創辦歷程 。
2012年,李安的首部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片中充滿的隱喻在國內引發的解讀熱潮 ,特效和3D效果也獲得賞讚 ,該片獲得國際3D公會獎3項大獎 。2013年,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
2016年4月,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洛杉磯分部官方推特訊息,李安將在同年10月28日被授予“大不列顛獎”傑出導演獎,頒獎典禮屆時會在比佛利山莊希爾頓酒店舉辦 。李安導演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正式宣布中國內地定檔11月11日。
2018年8月15日,李安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 ;10月18日,出席美國導演協會頒獎典禮,榮獲美國導演協會(DGA)終身成就獎,妻子林惠嘉現身陪同領獎 。
個人生活
李安的父親是台灣教育家李升,母親是李楊思莊,胞弟李崗和李安一樣,既是編劇也是導演 。1978年,李安在美國留學期間結識了妻子林惠嘉。1983年,二人在美國註冊結婚。 婚後,李安與林惠嘉生有大兒子李涵和小兒子李淳 ,全家居住在紐約州拉奇蒙特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6年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電影 |
2012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電影 |
2009年 |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 電影 |
2007年 | 《色,戒》 | 電影 |
2005年 | 《斷背山》 | 電影 |
2003年 | 《綠巨人浩克》 | 電影 |
2001年 | 《聖子》 | 短片 |
2000年 | 《臥虎藏龍》 | 電影 |
1999年 | 《與魔鬼共騎》 | 電影 |
1997年 | 《冰風暴》 | 電影 |
1995年 | 《理智與情感》 | 電影 |
1994年 | 《飲食男女》 | 電影 |
1993年 | 《喜宴》 | 電影 |
1991年 | 《推手》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01年 | 《玉米粉圓餅湯》 | 電影 |
1995年 | 《少女小漁》 | 電影 |
1994年 | 《飲食男女》 | 電影 |
1993年 | 《喜宴》 | 電影 |
1991年 | 《推手》 | 電影 |
製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6年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電影 |
2014年 | 《暴君》 | 電視系列劇 |
2012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電影 |
2009年 |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 電影 |
2007年 | 《色,戒》 | 電影 |
2004年 | 《最後一騎》 | 電影 |
2000年 | 《臥虎藏龍》 | 電影 |
1995年 | 《少女小漁》 | 電影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94年 | 《飲食男女》 | 電影 |
1991年 | 《推手》 | 電影 |
綜藝節目
播出時間 | 節目名稱 | 簡介 |
2016-11-22 | 騰訊視頻《十三邀》第一季 | 第6期 |
2016-11-12 | 湖南衛視《一年級·畢業季》 | 第4期 |
2016-11-05 | 東南衛視《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 | 第11期 |
2008-11-29 | 鳳凰衛視《魯豫有約》 | ---- |
2008-11-28 | 鳳凰衛視《魯豫有約》 | ---- |
2008-01-03 | CCTV-3《藝術人生》 | ---- |
2007-10-06 | TVB生活台《志雲飯局》 | 第50集 |
雜誌寫真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
其他獎項 |
|
電影評審 |
|
普羅溫斯敦國際電影節 |
|
大不列顛獎 |
|
上海國際電影節 |
|
人物評價
在華人導演中,李安無疑是一個標桿性的人物 。兩種不同文明的衝擊造就了李安與眾不同的視野和氣質,兼具東方傳統的溫文爾雅和西式的灑脫不羈 。李安有開發不同題材的創作勇氣,並獲得卓越的藝術成就。從《飲食男女》、《冰風暴》、《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拍攝了各種不同的電影題材,無論是倫理、武俠、喜劇甚至科幻,他都能從容駕馭,獨特的經歷讓他能以世界舞台的高度,在東西方文化里遊刃有餘 。李安的電影手法質樸自然,對白風趣幽默,情節細膩別致,劇情圓融流暢 。其導演的華語片致力於探討傳統與現代的倫理矛盾、東方與西方的文化衝突,開拓了國人視野,傳達出人性普世的價值,對當前台灣社會具有提醒與鼓舞作用,為台灣電影開闢了新的表現領域;李安執導英語片亦同樣能結合東西方藝術與商業元素、準確地把握歐美文化心理,帶來進取的精神與價值;成為在國際影壇具有很高聲望的華人導演 。( 網易網, 時光網,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